不羡慕,不攀比,知苦难,知满足,过属于自己的日子。
如果有人问:过年最重要的是什么?掰开指头数来数去,估计还得是“吃”。不是有说“民以食为天”吗?天底下,再没有比天更大的事了吧?再赶上如今年的过法越来越少了,掰开手指再数数,恐怕也只有说是吃,才“最”重要了。
我的山东好友安总知道我家阿姨过年回老家了,便让她属下的餐馆做好年夜饭送来。菜品都是我点的,凉菜有胶东口味的拌海米、拌海参、拌海螺;热菜有韭菜炒海肠、甜豆蘑菇煎带子、红烧大带鱼、鲍鱼红烧肉、砂锅炖萝卜等六碟八盘的美味。确实是太丰盛了,当晩没吃完。
(相关资料图)
大年初一,早上太太用零点饺子剩下的面和馅,又现包了饺子。当面、馅全用完时,饺子一共包了67个。正巧我和太太今年都67岁,太太高兴地直呼好运来了。是够喜兴的。
中午孩子们出门玩了,我与太太便热了热头晚的剩饭菜。我用砂锅炖萝卜里的鲍汁泡了剩饭,好吃得不得了。而那锅里的萝卜经过鲍汁一夜的浸泡,同样好吃得不得了。
晚上孩子们回来了,太太新炒了个南方的菜薹,做了一盆香菇肉丸油豆腐粉丝汤,再和着头晩的剩菜,便吃了一顿热乎乎的也算蛮丰盛的晚餐。
过年吃剩饭菜,绝不是为了节约,也不是买不起新的,而是我和太太都觉得我们的生活,我家的生活,过日子就应该是这样。
我是在吃剩饭菜的岁月里成长大的。小时候,哪怕是剩了一碗菜汤,母亲也要留下来第二天再做成菜泡饭。桂林的夏天热得很呢,那时候也没有冰箱,当然也不知道什么是冰箱,母亲就会把剩饭菜浸在一盆凉水上隔夜。即使有点馊了,父母也都会调侃说,那些霉豆腐、臭鳜鱼不都是在“馊”了之后,发现还能吃的吗?
我当然知道剩饭剩菜里的亚硝酸盐对身体有害,但我自己也弄不清楚为什么我会坚持如此“陋习”。我还喜欢餐后打包。每当出席一场盛宴,我都会对那桌上剩下的美味佳肴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觉。
我想,我这一辈子是改不掉这个“陋习”了。因为我知道这是生活年代的烙印,是父母慈悲的教诲,更是我修身使然。这也就是所谓的过日子吧。
自知之明,不羡慕,不攀比,知苦难,知满足,过属于自己的日子。
做 营 生
初七早上突然想起一首歌,是我儿时母亲口中的“摇篮曲”。歌词记得是这样的:“天上旭日初升,湖面好风和顺,摇荡着渔船,摇荡着渔船,做我们的营生。手把网儿张,眼把鱼儿等,一家的温饱,就靠这早晨。男的不洗脸,女的不搽粉,大家各自找前程。不管是夏是冬,不管是秋是春,摇荡着渔船,摇荡着渔船,做我们的营生……”
这是一首母亲年轻时经常唱的歌,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周璇唱的歌。记得但凡母亲心情好的时候,就会哼唱起它。印象最深的是我在记事后问起过母亲,什么叫营生呀?母亲说,营生就是讨生活,去劳动工作,赚钱养家糊口。
多么朴素朴实朴简的歌曲啊!男的顾不得洗脸,女的来不及搽粉,就得起早贪黑地去讨生活了。多么栩栩如生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啊!不管春夏秋冬,家家户户都要也都在各自寻找前程。这是一首能感动自己,温暖别人的歌曲啊!
此歌名叫《渔家女》,是小提琴协奏曲《梁祝》作者之一陈钢的父亲陈歌辛写的。陈父写过很多名曲,如《蔷薇蔷薇处处开》《夜上海》等。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,后发配安徽劳改农场,不到50岁就去世了。
我去网上搜听了这首《渔家女》,听了周璇唱的,听了奚秀兰唱的,还听了任桂珍唱的,也听了现时的女声二重唱。在她们的歌声中,我仿佛扑进了母亲的怀抱,重温了孩提的欢乐,不胜唏嘘。
大年初七,是春节后第一个上班族工作的日子,“一家的温饱就靠这早晨”,大家都在“摇荡着渔船”,去做自己的营生了。
心里虽有一种淡淡的辛酸的滋味,但很飘逸,很平静。(郁钧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