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如一夜春风来,投资人又爱上了“喝咖啡”,咖啡赛道亿元融资拿到手软。
(资料图)
仅3月内,前追觅科技联合创始人吴鹏创立的“咖爷科技”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,吸引了高瓴创投、前海仁智资本参投;来自湖南长沙的非洲特色咖啡品牌小咖主完成1亿元A轮融资,星米资本领投,赛马系列AD-VC基金跟投;咖啡“新势力”隅田川咖啡也拿到了数亿元C轮融资,由沂景资本、建德国控联合领投,不二资本、启明创投跟投。此外,奶茶新势力代表奈雪的茶,也开始积极布局咖啡领域,投资了怪物困了咖啡品牌。
从供应链科技,到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锐品牌,再到已获资本前期肯定的互联网品牌,咖啡赛道上上下下,似乎都涌动着迎面的春风。投资人手中的这杯咖啡,是否能成为一级市场暖春将至的前奏?
大额融资“重出江湖”
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,2022年,咖啡赛道共完成27起融资,其中,第一季度仅有两笔融资;截至目前,2023年咖啡赛道已完成11起融资。
从融资数量上看,2022年咖啡赛道的融资轮次相较上一年基本持平,但融资金额出现了明显下降。在2022年所有已披露融资金额的咖啡项目中,融资额达亿元以上的仅有咖啡之翼与Seesaw Coffee两起。而从今年3月起,咖啡行业的亿元融资又重新密集起来。
《2023中国咖啡市场洞察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5月,中国内地共有咖啡门店11.73万家,同比增长14.6%,相比上年同期,新增了约1.5万家。即使经历了疫情影响,咖啡门店在2022年也整体呈现出高增长趋势。
百联挚高创始合伙人兼CEO高洪庆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,目前,消费赛道投资虽有一定回暖,但受制于政策影响,短期内迎来一定程度的行业洗牌。然而,咖啡赛道是消费领域中非常特别的赛道,由于其具有高频、刚需、成瘾的性质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,因此,这一领域依然是高速增量的一个市场。
“咖啡赛道火热,跟消费赛道几年前的火热可能不太一样,它的热度更加理性,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效应。”该投资人表示。
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0-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》显示,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达15%,远高于世界2%的增速。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2171亿元。
新茶饮苦苦转型,咖啡会走它的老路吗?
不仅是资本爱上喝咖啡,前几年备受热捧的奶茶新星们,也开始布局咖啡赛道。除奈雪的茶外,近年来,书亦烧仙草入股了长沙连锁咖啡品牌DOC咖啡,柠季则投资RUU COFFE,喜茶的关联公司凿空饮料入股少数派。
一度受到资本热捧,却在今年内普遍遭遇估值下跌的新茶饮品牌,近年内受困于转型之苦。如今,似乎与新茶饮拿了相同“剧本“的咖啡,也会走上新茶饮“高开缓走”的老路吗?
高洪庆指出,咖啡和奶茶都具有成瘾性,以及带有时尚特质。但随着年轻人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热情,低糖、更有益于健康的咖啡,更能吸引年轻人的喜爱。
此外,由于奶茶的水果等原材料受到区域性限制,其本地化属性更强。而咖啡的口味更为标准化、国际化,行业集中度也更高。该投资人预计,未来咖啡行业内的全国性品牌可能在十个以内,而奶茶品牌或许是咖啡的两到三倍。
他同时指出,无论咖啡还是奶茶,这两个赛道都需要进一步迭代进化。前几年内,奶茶作为具有时尚属性的单品,定价可能偏高。如今,两个赛道都需要让自身更加饮料化,以更亲民的价格取胜。
行业升级,消费也需“新科技”
对于消费投资近年来的低迷,有观点认为,部分原因在于部分投资人的关注面太窄了,消费投资不仅仅只有新消费品牌。
高洪庆称,“以前品牌构建自身的研发能力、供应链,需要五年十年甚至一代人的努力,后来一些品牌将这些能力外包出去,凭借流量迅速打出品牌效应。对这些所谓的新消费品牌,投资热度确实在降低,因为它们的根系不够发达,一旦没流量就会死掉。我觉得新消费品牌和旧消费品牌本质上没有区别,都是品牌消费,可口可乐那么年轻化,但也是老品牌。真正有护城河、有核心壁垒的品牌,始终具有投资价值。”
资金的流向也反映了这一趋势。数据显示,2022年新消费领域共发生760起融资事件,融资总金额近440亿元人民币。其中,千万级融资达到326起,占比42.9%;亿元级融资达到126起,占比16.6%,大量资金都投向了更具有长期价值的头部品牌。
对于消费投资的发展趋势,高洪庆提出了新科技、新材料、新智造三个关键词。“消费行业很多核心的原料、技术、添加剂、包装等环节,都是被国外垄断的,消费行业也需要解决卡脖子问题。”
特别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