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4月12日获悉,截至2023年3月末,全市存款、贷款保持快速增长,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1000亿元,继续保持东北地区首位。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全市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,形成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、互相成就、良性循环的喜人局面。
突破!用时9个月站上新的千亿大关
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附能力,不仅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指标,更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,3月末,沈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405.0亿元,比上月末增加428.9亿元,比年初增加550.0亿元,同比增长7.8%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154.0亿元,比上月末增加182.1亿元,比年初增加333.8亿元,同比增长7.3%。
此次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新的千亿大关用时9个月,较上次缩短3个月。沈阳市存贷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,继续稳居东北地区首位。
贡献!占全省金融业税收34%
沈阳市正加快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,机构加速聚集。数据显示,全市持牌金融机构达到450家(法人总部21家、外资机构27家)。其中,银行机构、保险机构、证券机构数量均排名东北首位。
与此同时,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步提升。2022年,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535.7亿元,同比增长3.7%,占GDP比重6.96%,占全省金融业增加值25%。金融业税收实现114.5亿元,占三产税收比重25.2%,占全口径税收比重10.2%,占全省金融业税收34%。主要金融指标对GDP增长贡献度位列各行业第二(仅次于交通业),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“稳定器、压舱石、动力源”作用。
赋能!加大促消费、促投资力度
沈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双向奔赴、相互赋能。
针对批零住餐、文化旅游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等各类消费需求将得到极大释放的机遇,全市金融系统将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的金融支持,丰富金融应用场景,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推动释放消费潜力。
在促投资方面,将聚焦重大工程、重点项目,坚持“资金、要素跟着项目走”,主动对接项目融资需求,加强对企业的信贷指导,尽最大努力落实配套融资贷款,支持重大项目早开工、早达产,在加快固定资产投资、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
沈阳日报、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