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我是王煜全,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。
(资料图片)
今天的要闻评论有些特殊,我要和大家聊的不是发生在别处的事情,而是我们前哨科技特训营这周五即将上线的的新功能「AI王煜全」。
先介绍一下,「AI王煜全」是一个面向前哨科技特训营会员的AI知识助手,使用了2020年以来前哨科技特训营总共150多次直播文字资料和百万字的要闻评论数据,借助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服务开发而成的。
我们经常号召大家要做先进科技的「早期使用者」,要「站在技术、产业一线,做科技行动派」,这款新产品正是我们自己在AI技术变革中,将科技特训营理念付诸实践的一次尝试。
数据出自科技特训营这些年在技术、产业、企业研究上的积累,合作伙伴也是来自科技特训营里的技术高手。作为首批测试用户,在和AI互动的过程中,我自己有很多感触,对技术的演化和业务设计也有了更多思考。
今天我就跟大家剧透一些自己的使用体验,更多的思考会在这周四,也就是明晚的直播里和大家详谈。
「AI王煜全」这款产品我试用了半个多月,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归纳的能力确实非常惊艳,有点把特训营内容融会贯通的感觉。
比如关于自动驾驶视觉与激光雷达方案的判断,我在追踪技术、产业的过程中不断更新,持续优化,很多分析不可避免地散落在了前前后后的好多次直播中。
我和AI对话的过程里,它就很好的总结了AI技术的影响,激光雷达与视觉路线的对比,给出了我心目中还比较满意的答案,有了些观察自己思考过程的感觉。
和AI分身对话的经历,也让我回忆起了最近几年和大家一起做科技产业分析的前前后后。
2020年5月,我和创新地图的小伙伴们第一次上线音频版的要闻评论;6月,前哨科技特训营直播第一次和大家见面。
当时,我们的想法很简单,借助互联网零成本分发的优势,让更多人了解技术、产业一线的变化,看懂科技这个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关键要素,驱动市场、产业、社会变迁的本质规律。
3年时间过去,我们一起分析、见证了技术产业Web3、元宇宙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,一轮又一轮的炒作和变革,也经历了技术之外金融周期的各种黑天鹅事件,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,对未来的预判也有过好几次迭代、修正。
随着技术、产业相关的内容越来越丰富,科技产业分析研究的体系越来越健全,我们也面临新的问题:如何让新老朋友能更系统化地获取这些成果。
特训营里我也和大家分享过,学习掌握预测方法论的过程,总结起来就是「把零散的知识点,结构化地整理,形成自己网状的系统思维」,在特训营里我们把这比喻成绘制你自己的「思维地图」。
不过面对过去积累的这么多内容,不是每个人都能花上几百个小时,把直播回放都看一遍,慢慢梳理各种内容。
今年3月初,ChatGPT推出它的API服务让我们看到了新技术又给了一个「解」,我们没办法直接把事实和知识变成大家的系统思考,但是借助AI技术或许能帮大家走完前两步,让AI为大家提供知识结构化的服务。
这种「一对一」的知识顾问,也算是「服务规模化」趋势在我们特训营内部的一次预演。
在我看来,未来这样的AI专家知识服务一定会越来越多 。比如,高校可以将专家、教授的研究成果、课堂讲义训练成专门的AI助教,很多基础知识、概念的解答就可以由AI为每个学生提供。
以前,虽然可以请优秀教师讲课,但答疑环节往往只能请高年级学生来当助教。助教的理解毕竟不如老师,而且助教的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,这往往成为影响学生水平的制约因素之一。
今天网课让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顶级教师的课堂资源,现在加上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的AI助教,每个人也都有了互动学习的机会,进一步打破很多小众、专业领域的数字、知识鸿沟。
试想一下如果你想学物理,诺贝尔奖得主费曼就能为你解答问题,你想要制定自己的减肥计划,最优秀的营养专家就能为你量身定制,这样的未来不值得我们期待吗?
当然,先进技术落地的过程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,「先进技术量产」需要大量的性能调优,更要根据需求和市场做非常多的业务优化和模式创新。
这次「AI王煜全」的开发中,我就真真实实地看到了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。一个月时间,技术架构就有过好几次的迭代优化,从解决语料超过90万字就会报错的问题,到为了保证准确性,增加了数据引用来源,有意限制AI的发挥,我们也做了不少的尝试和优化。
这周五上线的数字分身,为了减少AI的「胡言乱语」,我们会让它的回答尽可能客观,显得不那么人性化,加上AI目前并不具备推理能力,使用起来可能还需要大家主动适应。
不过更多的功能已经纳入开发日程,新的架构优化也在路上,欢迎科技特训营的朋友们先用起来,反馈你们的感受,一起探索未来AI技术的业务模式该如何设计。
今天就先聊到这吧,明晚科技特训营的直播里,我再和大家好好谈谈更多的思考和总结,分享一下我们该如何抓住技术的未来红利!
以上是今天的内容,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,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。欢迎关注全球⻛口微信号,报名加入!
王煜全要闻评论,我们明天见!